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源于1958年成立的宝鸡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1992年宝鸡大学与宝鸡师范学院合并成立宝鸡文理学院后,更名机电工程系,2014年更名为机械工程学院。现有学生1630人,其中本科生1483人,硕士生147人。
近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努力下,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新突破。学院先后获得了省级“师德建设示范团队”及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考研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年度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
学科专业与学科平台
学院涵盖校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以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3个二级学科,目前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5个本科专业,1个专升本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4个第二学位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机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陕西省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与评估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宝鸡市机器人智能制造众创空间3个省级平台;宝鸡市机器人试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平台;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研究中心、高端装备美学研究所2个校级平台。现为宝鸡文理学院博士学位建设点、宝鸡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理事长单位、宝鸡市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联盟单位、宝鸡市智能制造产业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档数控机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拥有陕西省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机械工程专业实验室、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实验室、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实验室等共计30个实验分室。现有实验设备仪器1500多台,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总值约3500万。
师资队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工69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专职实验人员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含高级实验师)36人,教授12人,副教授22人,高级实验师2人,有博士学位28人,具有海外访学经历7人。3人入选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人获“陕西省高校优秀技术经理人”称号,30余人分别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人才”“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宝鸡市第十二批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宝鸡市三八红旗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面向区域装备制造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课题6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30余项,累计经费超3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EI检索80余篇;授权专利300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成果转化落地见效,2项成果获“秦创原”春种基金支持创办科技公司,7项成果参与陕西省“三项改革”路演。
学院秉承“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先后承担完成各级各类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2部,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机械专业为省级教学团队,《机械原理》为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工程图学》、《数控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门课程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生培养与就业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合计6大类30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省级、国家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持续上升,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